老人骨质疏松越来越常见,如何正确补钙不盲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除了孩子就是老人了,家里的老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最容易出现的身体问题就是骨密度降低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是全身疼痛、变矮驼背以及容易骨折。它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流行病,发展缓慢,所以不太容易引起重视,然而代价却是昂贵的。很多老人因为骨质疏松,摔倒后导致髋部骨折,骨折后长期卧床,引起肺部感染、褥疮等一系列并发症,最后导致死亡,因此也将老人的髋部骨折取名为生命中最后一次骨折。意识到骨质疏松的风险我们就要对它引起重视,早认识、早预防、早获益。
预防骨质疏松最重要的就是补钙。补钙并不是说盲目的去服用钙片就可以了,这样不仅起不到保养身体的作用,反而可能会让老人的身体产生很多的负担。
那么补钙应该怎么补
补钙应该以食补为主,搭配合理的饮食,选择含钙量高的食物,除牛奶外还应食用豆腐、豆浆、芝麻等;影响人体钙离子吸收的重要因素还有食物的钙磷比例,最佳的钙磷比例为2:1左右,在此范围内最多的食物要属水产品,鱼、虾、虾皮、海带、紫菜、牡蛎等都是补充钙离子的极佳选择。
吃饭的适合可以适量吃一些醋,摄入过多的醋会影响钙的吸收,但是适量摄入醋可以将不溶性的钙转化为可溶性的醋酸钙,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
经常运动也可以补钙,让老人经常到户外接触阳光,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维生素D尤其是活性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吸收钙离子,平时通过饮食摄入的只是普通维生素D,通过适量紫外线照射可以让普通维生素D变成活性维生素D。
补钙的同时还应注意补充胶原蛋白。只有加强包括镁、锰、锌等营养均衡的调补,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骨骼健康。
每日钙的摄入量要控制好,老年人因为胃肠功能较差,自身的代谢能力也相对比较弱,平时饮食所摄入的钙应该多一些,以增加吸收量,一般每天摄入—毫克为宜,过多可能会增加各类结石病的患病风险,过少则达不到补钙的效果。
在食补的同时可以适当搭配一些钙片使用,最好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进行选择,目前我们常用的钙剂有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钙、柠檬酸钙、醋酸钙等,在使用钙剂的同时配合服用维生素D来促进钙离子的吸收。
注意不良习惯
口味太重,钙离子是通过与钠离子相伴从尿中排出的。因此,如果口味太重,吃盐多,尿钠就排出多,同时尿钙排出量也会增加,身体内的钙丢失也随之增多。所以平时饮食宜清淡,不流失钙离子的同时还可以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
爱喝咖啡或浓茶,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很高,它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度,在兴奋神经系统的同时还可以收缩血管,从而导致尿量增加,经尿排出的钙量也会同步增加,体内的钙平衡有可能被打破,引起骨质的流失。临床上有相关报道表明,较高浓度的咖啡因可以显著增加骨折、骨质疏松的风险。此外,咖啡因还会减弱成骨细胞中维生素D受体发挥作用,进而影响钙质的吸收。虽然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远低于咖啡,但是冲泡的时间越长,茶叶中的咖啡因浓度就越高,所以老人平时应该少喝咖啡,尽量饮用淡茶,此外茶叶中还含有油酸蛋白,会影响血液中铁元素的合成,长期饮用浓茶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