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藕分两种,一种叫湖北的藕,一种
武汉初夏
有龙虾,有东湖
但藕带才是永恒不变的主角
武汉人的味蕾,在夏天总是躲不开小龙虾的轰炸,油焖、蒜蓉、麻辣、咖喱,十八般口味分分钟刺激着你的味觉感官。
然而,若你以为武汉只有重口味,那就大错特错了。
比起闻名遐迩的小龙虾,清脆、爽口的藕带,才是武汉人在夏天更为期待的味道。
当武汉人的餐桌上开始弥漫起藕带的清香,夏天,才算真正开始了。
众所周知,藕分两种,一种叫湖北的藕,一种叫其他。
江汉平原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土壤条件优越,天然就是种植藕的风水宝地。
那,藕带,又和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藕往往冬天才能上市,为什么藕带在夏天就能早早地进入大家的视线?
实际上,藕带和藕,是一种东西,只不过藕带是还未长大的“孩童”,藕则是步入了成年期的“老腊肉”。
每年三月,藕开始发芽,长出第一片荷叶。
等到初夏,筷子长短、手指粗细的藕带已经悄悄地在淤泥中生长成型。
此时,采藕人会顺着水面的“绿桩”摸下去,在根部一抽,一根洁白脆嫩的藕带便踏上了去往武汉人餐桌的路途。
直到八月底,藕带的末端才会停止伸长,开始膨大,在冬天结出莲藕;前端的藕带,在这时则会纤维化,无法食用。
在夏天抽藕带,可以起到疏苗的作用。若是放任初夏的藕带不管,任它肆意生长,那等到冬天,结出来的莲藕,便会因互相挤压了生长空间,而不够饱满、肥厚。
但,如果过度过量地采摘藕带,又会影响冬天莲藕的产量。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藕带,只是为了提升莲藕的收成而出现的副产品,产量受到很大的限制。
同时,又由于新鲜藕带易被空气氧化发黑、不易保存,即使是低温浸泡,往往也只能保存两三天的时间,所以,藕带,是武汉夏天弥足珍贵的美味。
这也就导致了藕带的价格往往居高不下,15-25元一斤都是常态,“一斤藕带两斤肉”,但即便如此,武汉人到了夏天,还是难以抵挡这一口清脆的诱惑。
那一丝爽脆和甘甜,是武汉夏天的味道。
藕带的食用由来已久,《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说藕带“气味甘,平,无毒”,甚至还有“解烦毒,下瘀血”的作用。
抛开药用价值不说,根据《洪湖地方志》,当地的藕带种植也有余年的历史。
藕带的味道清甜鲜嫩,鲜明得恰到好处,绝不喧宾夺主,所以炒、拌、煎、蒸,做主食、做辅料,都是适合藕带的烹调方式。
其中与藕带最为契合的,还得是清炒。
无需辣椒、姜、葱、蒜,也无需糖、醋、酱油、味精,没有任何搭配,只消给上一点点油,再撒一点点盐,在锅中大火快速翻炒几下即可。
时间一定不能太长,否则藕带就会太老,失去脆嫩和清香。
夹一根入口,清脆爽口,甘甜美味,吃的是藕带自身的味道。
有的人,则把花椒、生姜、大蒜、冰糖、白醋,再配上泡椒和焯过水的藕带,一起放进坛子里密封储存,过些时日再拿出来食用,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番风味。
泡椒水充分融合了小米椒的辣与白醋的酸,充斥了藕带的每一寸孔洞,咬一口,汁水四溢,酸辣开胃之余,还能感受到藕带本身的那一丝香甜。
嫌麻烦的,可以直接在清炒藕带的基础上,加上些干辣椒与白醋,虽不如泡椒藕带醇厚,却同样酸爽可口,鲜辣怡人。
同时,藕带还可以作为配角,与鸡胗、牛肉、武昌鱼等肉类一起炒制,起到去油解腻的作用。肉香混合清香,也是武汉人最爱的搭配。
但,无论以何种方法烹饪,藕带的味道都是绝佳的,嫩、雅、朴、鲜、香、辣、爽,怎样形容都不过分。
而对我来讲,最美味的,还得是从菜市场买回来,洗净后,直接咬下去的那脆生生的一口。
那是在长大后游历他乡时,寻不到的味道。
湖北人对于藕带,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这份感情,从对藕带的称呼上便能略窥一二:无论是从谐音化来的“藕黛”,还是包含了象形意义的“藕簪”,都是美妙不可方物的别称。
即使是对藕带的采摘,湖北人也喜用一个“抽”字。不同于挖藕和采莲,“抽藕带”,可谓将湖北人对藕带的那份小心翼翼、慎之又慎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总说,冬夜里的一碗排骨藕汤,是所有湖北人化不开的乡愁。
但,藕带又何尝不是呢?实际上,藕带比起莲藕更为稀少、珍贵、难以保存,更能唤起人对家乡的思念。
身在他乡,藕常有,而藕带不常有。
我想,泡椒藕带的诞生,应该就是漂泊在外的湖北人,为了这一口脆嫩的藕带,而被迫妥协的无奈之举。
泡在坛子里的藕带,才方便在离开家乡时装进包裹,虽重,却让人难以割舍;在想家时尝上一口,即使不是那股新鲜的味道,也能聊以慰藉。
酸与辣的双重刺激之间,甘甜若隐若现,便让人想起蓝天,想起白云,想起奔跑在柏油路上不停地流着汗的夏天。
///
彼时的初夏,蝉鸣还在酝酿。
你溜进厨房,趁着家里人不注意,偷偷地折一段泡在清水里的藕带,咬上一口。
清脆的声音总能引来母亲带着笑意的责备,你傻笑着跑开。
一年又一年,藕带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餐桌上。
只是,每次藕带回来时,那张餐桌上没有了你的影子。
就像你回不到那个风吹过的夏天。
细长的藕带
长不过对武汉初夏的思念
编辑/富贵
摄影/西法
设计/青山秀智
本文转自:WHatplus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