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年前的老百姓是怎么做醋的有图为证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s://m-mip.39.net/pf/mip_4651574.html

现代的学术和民间观点一致认为,酿醋工艺在西周时已经被我国先民掌握。但是由于技艺程序较为繁琐,且食醋地位较高,故主要流行于宫廷。《周礼》记载,“醯(xi)人掌五齐,七菹(zu)”,这“醯人”正是专门负责酿醋的官员,“五齐七菹”分别指五种冷切肉菜和七种腌菜,从这里看,周朝时,宫廷的菜肴已经相当丰盛了。食醋工艺在什么时间传到民间的呢?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一些专家翻遍史料典籍也查不清个头绪,故有说(西周后)两千年的,有说(距离西周)上千年的。但拿不出个真实物证,说法也只是说法,可信度并不高。直到年,甘肃戈壁滩上的一处古墓被发掘后,情况才有了改观,食醋工艺在民间流传的时代由此基本被确定了。

从年开始至年,嘉峪关文物部门先后在嘉峪关新城镇发掘了13座古墓。据考古发掘显示,在这一片广袤无垠的大漠上,散布着多座地下壁画砖墓群,这就是著名的魏晋壁画古墓群,距今历史约-年。

这些壁画没有贵族墓中常见的祥云瑞兽,却真实地还原了边塞百姓的生活场景。在已发掘的的13座古墓中,有8座是彩绘砖壁画墓,共块。其中六号古墓画像砖最多,被当地文物部门开辟为唯一公开开放的墓室。

驿使图

这些壁画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中国邮政形象大使——《驿使图》了。此图生动地记录了多年前,这一地区的邮驿情形,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据考证,《驿使图》绘于公元3世纪前后,它表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邮驿制度的国家之一。

在《驿使图》不远处,另一幅奇特的壁画吸引了考古专家的注意力:画面上有一长条案,案上放3个陶罐,案下有两个盆,陶罐上有流孔,有液体从罐中流出注于案下的盆中......

这块古画到底展现的什么场景、在表达什么意思呢?考古学者百思不得其解,虽然墓中出现了相应的实物罐器,专家还是没有头绪。直到数年后,有人在《齐民要术》中找到了答案。

齐民要术

在这本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制醋的23种工艺。其中“粟米、曲作酢(醋)法”与“秫米酢法”都有“接取清,别瓮贮之”的表述。这里的“接”,是晃动着舀出液体的意思,和壁画描绘的场景一致。同时,经过研究者实地考察,发现图中的滤醋方法至今在仍偏远地区被乡亲们使用着!

由此,基本可以断定,这幅壁画是制醋工艺画,而且是目前已发现出土最早的制醋图,因此被命名为《滤醋图》。

滤醋图

此图内容,真实地呈现了古代制醋场景,也说明最晚在魏晋时期,酸醋已经从宫廷美味成为寻常调味品,不仅王公贵族可以食用,寻常百姓家也掌握了酿醋技巧。食醋,在年前已经成为大众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之一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