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云里写诗,泥里生活,900年了,

苏轼因嘴碎被贬黄州,得出了摩羯座不好的结论;流放惠州,一天吃三百颗荔枝,差点因此改了自己的户籍,结果得了胃病;远赴海南,爱上吃生蚝,要儿子保密,以防有人求着被贬来与他抢食。

如果说,苏轼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那么,苏东坡就是美食家,厨神,农夫。如果苏轼是现代人,你一定会乐于跟他做朋友,因为他真的太!有!趣!

undefined

0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出生于公元年,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豪放派词人。苏轼出生在眉州,前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但是都不幸早逝。

苏轼的父亲苏洵,是宋代著名的散文大家。苏洵是个十分有个性的人,少年时期,不喜欢读书,在他还没有成年的时候,他的两个哥哥就已经金榜题名。

苏洵18岁的时候,也参加了乡试,却不幸落榜。对于已经培养了两位进士的苏序(苏轼爷爷)而言,苏洵的考试结果,是意料之中,他并未过多苛责。

对于苏洵的两个哥哥,苏序总是严格管教,督责有加,但是对于苏洵,却是由着他游山玩水。众人对于苏序的态度皆有不解,因为苏序知道,苏洵不愿为科举考试所束缚,但他胸怀天下,总有出头之日。

苏洵很幸运,他有一个理解他的父亲,所以,对于儿子的教育,苏洵也从不勉强。

跟苏洵一样,苏轼的幼年,十分顽皮,不喜欢读书。虽然苏洵多次对苏轼实行劝学,但收效甚微,于是苏洵只能另辟蹊径,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以引导。

每当苏轼在玩耍的时候,苏洵就故意躲在角落里看书,苏轼一去,他就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觉得非常奇怪,认为父亲一定是将好书藏起来,不让他看。

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苏轼趁父亲出门时,将书偷了出来,并且认真地读了起来。从此,苏轼就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感受到了读书的无穷乐趣。

小孩子的淘气总是无处不在,但是苏洵却总是能加以引导,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一次,苏轼在院子里玩耍,发现了一块黑黢黢光溜溜的石头。于是,他和弟弟搬起石头做起了游戏,苏洵看到后,不但没有批评他们破坏庭院,反而表扬他们善于发现的精神。

之后,苏洵将这块黑色的石头磨成了砚台,送给了苏轼。在往后的岁月中,苏轼一直珍藏着这块砚台。后来,苏轼成为了有名的书法家,应该也离不开苏洵正确地引导。

苏洵从来不让苏轼死读书,读死书,他告诫苏轼,积极进取固然是好的,但是该退的时候就得退,而且要积极地退回来。

如果说,父亲的言传身教让苏轼接受了正规而良好的教育,也赋予他们不拘礼教,开拓进取的卓然之气。那么他的母亲,则是苏轼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来自母亲的教育对于苏轼的成长也至关重要。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世家,是位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更是一位思想独立,行事果敢,通晓大义的女性。

苏轼曾跟着母亲读《后汉书》,曾读到范滂的故事。范滂是一位汉代官员,因为办案铁面无私,得罪了许多权贵,被人诬告,判了死刑。

临上刑场前,他与母亲告别,说:“儿子不能尽孝,希望母亲不要太过悲伤。”

范母说:“千古留名与长生富贵不能两全,你为理想舍弃自己的性命,母亲支持你。”

当时,年仅十岁的苏轼听完这个故事,对自己的母亲说:“我长大了也要做范滂那样的人,您同意吗?”

程夫人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

母亲程夫人刚柔并济的性格,一直影响着苏轼,她的默默支持也让苏轼能够一展抱负。

苏轼的童年是快乐的,父亲与母亲给予的教育没有让她成为一个刻板的读书人。父母从来没有忽视苏轼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而是加以引导,让他拥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他们虽然希望苏轼可以读万卷书,但是,他们更希望苏轼能够拥有快乐的人生。就如苏洵曾对苏轼说的,该退就退,一定不要勉强自己,而在往后的人生里,苏轼也一直将父母的告诫,奉为圭臬。

02

古人曾说:学而优则仕。十年的寒窗苦读,终究是为了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公元年,21岁的苏轼跟随父亲苏洵一起,前往北宋都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苏轼不负众望,连过三关,金榜题名,然而苏轼的录取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当时,身为北宋文坛宗主的欧阳修是此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一日,他在评阅一份考试答卷时发现,这篇文章见解独到深刻,文字质朴自然,笔力稳健通达,隐隐有大家风采。

读到此等好文,欧阳修十分兴奋,当场决定将这篇文章的作者列为此等考试的第一名。但是,他转念一想,又犹豫了。

因为,按照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为了防止考官徇私舞弊,考生的考卷都是由专人专门誊抄后,再交由考官评阅。如此,考官既不能看见姓名,也无法通过自己字迹辨认考生。

欧阳修认为,能写出这篇文章的人,只有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如果将曾巩列为第一名,岂不是有徇私之嫌,于是,欧阳修热痛割爱,将这篇文章的考生列为了第二名。

然而,当发榜的时候,答案揭晓,那篇被他忍痛割爱的文章并非曾巩所写,而是出自苏轼之手。苏轼是何许人也,欧阳修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决定要见一见苏轼。

没想到,见过苏轼之后,欧阳修更加高兴了,他对别人说:“读过苏轼的文章,才知道什么叫后生可畏,我要为他让出一条路来,让他出人头地。”

他还对自己儿子说:“再过三十年,没有人再会提起欧阳修,人们只会记得苏轼。”

金榜题名,又得要人赏识,苏轼的仕途应该是一帆风顺的,然而就在此时,噩耗传来,母亲程夫人病逝了,苏轼不得不回到家乡为母亲服丧。

公元年,26岁的苏轼又参加了北宋王朝最高规格的制举考试,这是皇帝特别下诏并且亲自主持,为选拔非常人才而特设的一种考试制度。

能否参加考试的人都是佼佼者,而能否考中的则是凤毛麟角,意味着前途无量。此次考试,苏轼的文章再次得到了仁宗皇帝和司马光等考官的赏识,被点为制举第三等.

这是北宋开设制举考试以来,绝无仅有的好成绩,可谓是“百年第一”。

这次,因为宋仁宗的赏识,苏轼被差遣至凤翔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

苏轼初登仕途,雄心勃勃,来到凤翔后,尽职尽责地百姓解决难题,成为了一名很有实干精神的官员,在凤翔的三年,苏轼尽显风采。

公元年,苏轼外任三年期满回到京城,宋英宗非常满意苏轼的成绩与才能,想要提拔他为翰林,却遭到了宰相韩琦的阻挠。无奈之下,只能给了苏轼一个文职,去编修国史。

然而回京不过一年时间,苏轼的父亲苏洵不幸逝世,苏轼只得与弟弟苏辙护送父亲的灵柩回四川眉山丁忧。

三年后,当苏轼准备重返仕途时,宋英宗驾崩,宋神宗继位。等待苏轼的不再是皇帝的赏识,而是一场几乎毁灭他仕途的政治漩涡,也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苏轼重返仕途之时,正值北宋名臣王安石实行变法,满朝大臣分为两派,拥护变法的大臣们认为,此举能改变北宋积弱积贫的局面。

而苏轼的大部分师友,包括当初欣赏他的欧阳修在内,因为反对变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在苏轼眼中,这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期间,苏轼给宋神宗上了多份奏折,系统阐述了自己反对变法的理由和态度,并请求尽快停止变法,这让王安石大为恼火。

王安石想方设法削减苏轼的影响力,在这场针锋相对的斗争中,苏轼渐渐感觉到了处境的危险,为了躲避是非,他主动上书宋神宗请求外调,最后获得了杭州通判的官职。

这一年,苏轼36岁。

而后,苏轼外任的时间长达八年,先后调往密州,徐州和湖州,担任知州,为民造福,成绩显著。

公元年,苏轼刚到徐州赴任三个月,遇到了百年一遇的黄河水灾。城内人心惶惶,纷纷逃命,连徐州通盘也收拾了细软准备逃命。

然而,此时的苏轼却决定要与徐州城共存亡,只要有他在一天,洪水绝对进不来城。在他的命令下,逃出城的富户纷纷返回城中,城中禁军也感念苏轼的大义,加入抗洪队伍。

在苏轼和军民共同的努力下,经过70多个日夜的奋战下,徐州城被保住了。洪水退去后,徐州城的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纷纷杀鸡宰羊,担酒携菜,上苏府感谢苏轼。

苏轼身为父母官,为百姓做事是应该的,坚持不收,但是百姓们的热情也让他推脱不掉,于是他命家人将猪肉全部制成红烧肉,回赠给抗洪的百姓。

在《徐州古今名馔》中记载: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它为“回赠肉”,这便是东坡肉的雏形。

苏轼好吃,在他的人生中,吃占据了他大部分的人生,但是他还有另外一个毛病——嘴碎。

苏轼在外任职的这几年,应该是过了几年比较逍遥自在的生活,但是王安石变法成为了一根刺始终扎在了苏轼的心中。

公元年,44岁的苏轼身为湖州知州,按照惯例给皇帝写了一封奏折,上报民情与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但是奏折中,他总是带入个人情感,不经意间就讽刺一下新法。

在《湖州谢表》中,苏轼说自己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让支持新法的官员怒不可遏,上奏宋神宗称苏轼妄自尊大,愚弄朝廷,对皇帝不忠。

宋神宗信以为真,于是下令御史台调查处理苏轼的案子,御史台又称“乌台”,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公元年8月,才上任三个月的苏轼锒铛入狱。在狱中,苏轼受尽非人的折磨,新党派官员给苏轼扣了四条罪状,请求宋神宗立刻处死苏轼,可谓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然而,五个月后,苏轼的案子却迎来转机。乌台诗案的裁决,宋神宗决定宽待苏轼,从轻发落,这个结果让支持变法的新党们大失所望。

公元年,苏轼被贬去黄州,任职黄州团练副使。虽然苏轼依然身有官职,却无实权,更无薪水,一家二十口人就这样在黄州过起了艰苦的生活。

初到黄州的苏轼,虽然抑郁不得志,但是父亲曾经的告诫言犹在耳。他知道,退居黄州只是暂时的,也许光明在不远的将来,此刻最重要的就是过好眼下的日子。

心态决定生活,从此苏轼成为过去,苏东坡来到人间。

03

刚到黄州时,苏轼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睡觉。

昏昏觉还卧,展转无由足。强起出门行,孤梦犹可续。

苏轼总是在昏睡了一天之后,到了晚上才出门去走走看看,顺便散散心。就这样,苏轼在黄州恍恍惚惚地过了三个月后,他在黄州安国寺长老的指点下,开始钻研佛道。

他开始以佛道的眼光来反思,世人皆如此,为什么只有我这么倒霉呢?思前想后,他终于想明白了,原来是我的命不好。

我生之辰,月宿南斗,那我是魔羯座,魔羯座命不好。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他开始研究身边人的生辰八字,然后终于找到了马梦得。

他写道:

马梦得与余同岁月生,少仆八日。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梦得为首。

意思是,马梦得这个小子跟我同年同月出生,比我晚了八天,这个星座出生的人都是穷人。但是要论我和他谁更穷些,他应该是更穷一些。

苏轼这次反思得很彻底,他这么倒霉不仅是因为命不好,还是因为口业太重。

苏轼意识到,他最致命的毛病就是过于显露、炫耀自己的才华,高谈阔论,引经据典,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看似潇洒随意,其实是口业太重。

换句话说,苏轼也明白了,自己这三十多年,把日子过成如今这样,全是因为自己嘴太碎了,他也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何让他不要锋芒太露的原因。

苏轼在黄州的生活,除了一份微薄的食物配给外,没有俸禄和住宅,生活十分艰难。在好友的帮助下,官府批给了苏轼一块数十亩的废弃坡地。

苏轼一改往昔的文人形象,穿上农夫的短打,开始垦荒种地。苏轼非常钦佩杭州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在被贬为忠州刺史时,曾作了一首《东坡种花》。

于是,苏轼将眼前的这块荒地命名为东坡,自己以东坡居士自称,这也是苏东坡名号的来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连日的农活让苏轼精疲力尽,却倍感满足。他在地里筑水坝,建鱼池,移来树苗,撒上菜种,当地上出现绿油油的菜苗时,苏轼高兴得手舞足蹈。

感受到了农耕的乐趣后,苏轼写下了《东坡八首》: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农耕生活很快乐,但是收获却要等上好一段时间。苏轼是个名副其实的吃货,在没有食物的日子里,他意外发现黄州的猪肉非常便宜,能让他解馋。

原来,在黄州百姓的眼里,猪肉有股怪味,是腌臜货,有钱人不屑于吃,穷人不愿意吃,这可就便宜了苏轼了。这在当时虽然是真实情况,但是苏轼怎么会放过如此美食呢,对于烹饪猪肉,他可是非常有心得的。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猪肉颂》是苏轼在黄州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此时苏轼的诗风已经没有了从前的孤标自傲,有的只是随笔心得,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却更让人喜爱。

但是,到了实在没钱,连猪肉也吃不起的时候,苏轼就决定;我要节食。他说,节食有三大好处,安分养福气,宽胃养神气,省钱养财气。

瞧!这就是苏轼,任何时候,都能在困境中自得其乐。饿得有理有据,饿出了福气和财气。

两年后,苏轼在他的东坡园中选址修建了五间泥瓦农舍。农舍在大雪纷飞的冬季建成,苏轼将厅堂四壁都涂成白色,环顾四周,皆为雪景,因此将其命名为“雪堂”。

有了美食,有了诗和远方,就不能没有朋友。苏轼在交朋友方面有一句至理名言:

自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吾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苏轼待人以最诚挚的赤子之心,从来不分贵贱。

在黄州,苏轼有一群朋友。黄州太守常常以酒相邀,武昌太守也经常送美食给他,如果有朋友来看望他,他就带着朋友去长江岸边的山里游玩。

闲暇时,芒鞋竹杖而处,雇一叶小舟,与渔樵为伍,消磨一日的时光。有时候,他为了与渔夫们拉近距离,也装扮成与渔夫,同他们聊天。

但是,渔樵农夫们大多都不善言辞,无话可聊时,苏轼就求着那些人说山野故事,尤其最爱听鬼故事。有时,他们推辞说,没有鬼故事可说,苏轼便笑着说:“那你就瞎编一个。”

就是因为苏轼这种泛爱世人的性格,使得他身边经常出现一些年龄不等,性格各异的朋友,有些善于烹饪,有些善于酿酒。

一日,苏轼在一户姓刘的朋友家里吃到了一种煎米粉做成的糕饼,非常酥脆。苏轼询问糕饼的名字,主人家说:“只是饼,没有名字。”苏轼说:“既然没有名字,那我给取个,就叫为甚酥吧!”

又一日,苏轼又在一户姓潘的朋友家里喝到了一种酒,味道很酸。苏轼问道:“这莫不是做醋时放错了水吧,这酒就叫错放水吧!”

苏轼不仅朋友多,邻居也多,陈季常就是其中之一。

陈季常的老婆是出了名的河东狮,常常与丈夫吵架,尤其是在夜里,杀猪般的叫声传来,苏轼总是饶有兴致地听陈季常夫妇二人吵架。

苏轼是个话痨,他十分喜欢找陈季常聊天。一天,他们聊得兴趣盎然,忘记了时间。只听得陈夫人突然在门外大吼一声:“陈老头,还不回家。”

陈季常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住了,手里的拐杖“吧唧”掉在了地上。

苏轼见到这有趣的场面,当场就笑出声来,事后还为陈季常作了一首诗。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这下,陈季常怕老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可见苏轼一刻也没有改了自己嘴碎的毛病,还燃起了熊熊的八卦之心。

苏轼的爱好很多,睡觉,美食,喝酒聊八卦,要数最爱的还是旅行。余光中曾说过,如果要找一个古人一起去旅行,不要找李白,他太傲气,不负责任,也不要找杜甫,他太苦,会很丧;一定要找苏东坡,他会让一切变得有趣起来。

在黄州无事时,苏轼总是约上三五好友出门游玩,可能高档的地方去不起,所以赤壁古战场前前后后去了好几次,苏轼还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等名作。

一日,苏轼与好友相约去沙湖游玩,回程时遇上狂风暴雨,大家都被淋成了落汤鸡,纷纷找地方避雨。

而苏轼自觉是时机到了,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能了。于是他蔑视同行好友道:你们是锦帽貂裘,我是竹杖芒鞋蓑衣,一点都不怕,我要在雨中徐行,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而这场贫穷且倔强地装~直播,以苏轼感冒结束。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苏轼就是这样豁达天真,在黄州的岁月里,他也渐渐放松心情,有时候与醉汉粗语相骂,有时候玩玩cosplay,当一天的渔夫,他也开始喜欢上这种渐不为人识的生活。

五年的黄州生活,苏轼在为生计烦恼时,得以去掉了恃才傲物,桀骜不驯的傲气,养成谦逊平和的正气;在与渔樵农夫的交往中,去掉了尖酸刻薄,恩恩怨怨的小家子气,养成虚怀若谷,宽以待人的大气;在耕种东坡的劳动中,去掉柔弱缠绵,多愁善感的文人气,养成了刚毅坚强,直面人生的大丈夫气。

47岁的苏轼,已然走向了成熟圆融的人生境界,苏仙已然傲立于天地间,他早已没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情,只剩下“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豁达。

如果苏轼能够在黄州终老,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结局,但是身处官场,他终究摆脱不了朝堂的动荡,此消彼长的权势斗争,而苏轼也一再沦为牺牲品,逃脱不了被一贬再贬的命运。

04

公元年,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宋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高太后是一个保守派,刚一上台就重新启用了司马光。当时,司马光已经是66岁高龄了,且已经退休了15年,司马光的上台也意味着苏轼即将得到重用。

年过半百的苏轼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往后的17个月里,他一路从一名犯官一路升迁至三品大员,连续提升了6个品阶,飞越了12个官阶,距离宰相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在黄州的五年生活,苏轼对自身多了一份清醒的认知,对官场有了一份宠辱不惊的豁达,对处在对立面的政敌亦多了一份宽容。

在他心里,不管是新法还是旧法,都应该趋利避害,稳步前进,且实事求是。

宋哲宗继位后,司马光开始不断启用保守派的旧臣,断然废除了新法,朝廷大臣都敢怒而不敢言,对司马光言听计从。然而,在司马光力荐下才能重返朝堂的苏轼,却没有唯他马首是瞻,因此,他与苏轼的矛盾也日渐加深。

苏轼似乎总是这么不合时宜,但是他刚正不阿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让他不能盲目跟从。他清楚,京城定是不能久留了。于是,苏轼再一次申请外任了。巧合的是,苏轼再一次被派往了杭州。

公元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知州,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杭州。外放的这五年,苏轼虽然被频繁地调动,但是他仍然为百姓着想,拥有实干精神,对生活也自得其乐,随遇而安。

公元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掌握了实权。往日被高太后压制的情绪顷刻间爆发,他将矛盾对准被高太后器重的保守派旧党。

公元年,远在定州的苏轼,一连接到四道诏命,被一贬再贬,最后被发配到惠州。与当初被贬黄州一般,苏轼的人生回到了原点,再一次成了犯官,此时他已经60岁了。

北宋时期的惠州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到了这里的苏轼,继续发扬他随遇而安的精神,依然将困苦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惠州地区物资匮乏,想要买肉得靠抢,远不及中原地区物资丰饶,那里一天只宰杀一头羊,羊肉价格昂贵,穷人根本吃不起。

但是,对于苏轼来说,没有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买不起羊肉就将别人不要的羊脊骨买回家。他将羊脊骨放在水里煮熟,然后趁热浸泡在米酒中,撒点薄盐,烤到微焦再吃。

这样,能啃上半天,慢慢享受从骨头缝里剔出的一丝羊肉,他不仅成为了吃羊蝎子的第一人,还将羊蝎子吃出了螃蟹的味道。

在给弟弟苏辙的信中提到:

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

当然,在吃不起羊肉的日子里,苏轼又发现了一个比羊肉更美味也更便宜的美食——荔枝。苏轼深知荔枝的美味,“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都为之倾倒,何况是吃货苏轼呢。

苏轼对荔枝的喜爱之情毫不掩饰,差点因为荔枝改了自己的户籍。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而苏东坡也因此享受了一把什么叫“甜蜜的负担”。俗话说,一把荔枝三把火,一天吃三百颗荔枝的苏轼老人家,因为贪嘴,痔疮复发了,于是,他只能管住嘴,每日粗茶淡饭。

为此,他心生抱怨,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

近苦痔疾逾旬,牢落可知,今渐安矣,不烦深念。荔枝正熟,就林恣食,亦一快也,恨不同尝。

可能是朝廷看他在惠州的日子太逍遥了,于是在公元年,将他贬去了儋州。

儋州位于海南省内,北宋时,那里气候恶劣,人迹稀少,极为偏僻荒凉,被当时的认为是十去九不还的鬼门关。因此,苏轼认为自己可能一辈子都回不去了,连夜给自己写了遗书。

首当作棺,次便作墓,死葬海外

刚到儋州的苏轼,在好友州守张中的帮助下,住进了当地的官舍中,然而不久就被朝廷派来的官吏赶了出去,张中也因此遭到罢黜。

自此苏轼过起了“食无肉,病无药,居无所,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生活。在儋州的日子里,苏轼的内心充满了飘零窘困,前途未卜的孤寂感。

苏轼被迫开启了野外生存的技能,住在蛇蝎不避的椰树林里。但是在我们眼中的苦难生活,与苏轼而言,不过是一笑了之。

在儋州,苏轼又找到了他的生活乐趣。为此写下了《谪居三适》。

第一种乐趣,旦起理发。早上起床后,迎着海风洗脸梳头,有着说不清的清爽与舒畅。

安眠海自运,浩浩朝黄宫。日出露未晞,郁郁濛霜松。

老栉从我久,齿疏含清风。一洗耳目明,习习万窍通。

第二种乐趣,午窗坐睡。中午时分,在窗下将双腿盘起,坐在蒲团上,悠闲打盹,重游无何有之乡。

蒲团蟠两膝,竹几阁双肘。此间道路熟,径到无何有。

第三种乐趣,夜卧濯足。虽然海南是个云低瘴气足的地方,但是从来不缺柴火,水源充足,虽然不适合洗澡,但是能天天洗脚。

天低瘴云重,地薄海气浮。土无重膇药,独以薪水瘳。谁能更包裹,冠履装沐猴。

这就是苏轼个性中的超脱豁达,他总能为自己的窘境找一点快乐的事情做。在这种得米如得珠的日子里,苏轼再一次发挥了他吃货的本质,寻找到了新的美食——生蚝。

苏轼将生蚝与米酒一同煮熟,那味道别提有多鲜美。他还将大个的生蚝挑出来,专门拿去烧烤,烤熟后鲜美又多汁。

如此美食,他又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他还和儿子苏过开玩笑说:

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意思是,这么美味的东西,你千万不要说出去,免得那些北方的官员为了品尝如此美味,纷纷请求被贬来海南,与我抢生蚝吃。

瞧!苏轼再一次用自己的语言幽默,将自己一贬再贬的命运说得如此清新脱俗。这就是苏轼,他总能在细小的生活琐事中,寻找到一个解脱自己心灵的途径。

被贬海南期间,苏轼还教出了海南有史以来第一个举人,姜唐佐。姜唐佐是琼州人,过海求学,临别时向苏轼求了一首诗,苏轼写下两句: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并承诺等姜唐佐高中时,再写下后两句。然而,当姜唐佐考中进士时,苏轼却已经含笑九泉。

05总结

公元年,64岁的苏轼在回内地的途中,病逝于常州。

苏轼一生起起落落,21岁金榜题名,22岁母亲去世,26岁初入仕途,30岁妻子逝去,31岁父亲离开,44岁蒙冤入狱,50岁官拜三品,60岁再次遭贬,终于,在他66岁这一年,走完了一生。

他以一颗淡然的心,直面这些人生的困难,被贬黄州又怎样?吾心安处是故乡。与农夫渔樵为伍又怎样?自喜渐不为人识。出游遇上风雨又怎样?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他这一生,进可朝堂安天下,退能山水怡自身。他与友人能嬉笑调侃,在寺庙能感慨人生如梦,在农田挥汗如雨,在林间潇洒徐行。

他仍是当初那个少年,不曾老去。

他是苏轼,是苏仙,是拥有人间烟火气的东坡先生。他如一缕清风,从黄州吹到儋州,拂开这世间纷扰,悠悠吹到今天,落尽我们的心中。

不见天上文曲星,独留人间东坡仙。

东坡先生,学生拜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82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